4月1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大思政课”在青岛滨海学院大礼堂精彩开讲!青岛一战史研究会会长、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馆长刘兆民,带着满满的干货和珍贵文物影像资料,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堂鲜活而又内涵丰富的思政盛宴。
刘兆民馆长以独特的 “一战华工” 精神为钥匙,开启了《谈一战重温五四精神 讲文物赓续爱国情怀》的知识大门。在报告中,他声情并茂,讲述了 “担当、坚韧、勤劳、爱国” 的 “一战华工” 精神,以及 “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” 的五四精神,赋予抽象的精神力量以生命力,为同学们心中播撒爱国主义的火种,筑牢爱国主义精神根基。
为强化课堂效果,刘馆长带来了真正的“宝贝”!在他的展示下,绣片、毛奇兵营的拴马桩、一战期间日本绘制的战壕挖掘图纸、日本神尾光臣字画、胶济铁路沿线草图等文物一一亮相。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中的文字知识,瞬间变成了一张张鲜活立体的图片,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真实,仿佛穿越时空,置身于那段壮阔而又沉重的岁月。
据了解,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次邀请刘兆民一行来校,旨在加强“大思政课”建设。讲座前,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秀芳、概论教研室主任朱萌与刘兆民一行已经就“大思政课”建设深入研讨。为加强“大思政课”建设,双方将依托博物馆的独特历史与教育资源优势,构建“馆校联动”长效机制,深化合作,共同探索思政教育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之路,并借助实地教学、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形式,让历史活起来,让思政教育实起来,开创思政课育人新局面。而此次讲座,也是本次双方推进思政课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。(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/战磊)